为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教师培养路径、推动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天津大学数学学院于7月3日至4日召开发展论坛。数学系和应用数学中心全体老师积极参与,通过专题报告、科研交流、分组讨论等形式,共话数学学科的未来发展。

论坛开幕式由党委书记魏建宏主持,她首先对到场老师表示热烈欢迎,肯定了这一年来学院取得的系列成绩,并感谢全体师生的努力。魏书记也鼓励大家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期望老师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持续发力,以贡献求发展。
教务处副处长、教育部新工科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化工学院英才教授夏淑倩以“从‘合格’到‘卓越’:新时代高校教师培养的路径与要求”为题,分享了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副院长史国良对“合格”和“卓越”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随后,副院长刘娜作了“教育强国,数学何为——数学学院工作汇报”,系统汇报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与规划,明确了数学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科研交流展示环节由副院长侯庆虎主持,12名青年教师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涵盖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多个领域,现场讨论热烈。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宗传明作总结点评,他肯定了大家精湛的业务水平,也希望青年教师有更多发展机会,勉励大家在未来工作中努力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作为。

院长孙笑涛以“线性代数课程设计与实践”为题,结合教学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课程创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程诚老师则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了《人格与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发展规律》,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跨学科视角。党委副书记刘佳结合学院工作实际,与在场老师讨论了数学学科学生特点与培养方向。

在专题研讨环节,全体教师分别就个人发展诉求、引进人才渠道、沟通交流渠道和数学人才培养、学业问题、教学范式探索展开两次分组研讨。刘娜就各小组的有效建议作出积极回应并感谢各位老师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数学学院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八年,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天津大学数学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贡献数学力量。
